当前栏目:更多报道

生命如花 爱满三明 ——写在“6·14”世界献血者日之际

2015-06-125690

生命如花   爱满三明

——写在“6·14”世界献血者日之际

(《三明日报》20156月12日)

●本报记者 李顺亮

激情六月,生命如花。

从世界献血日到世界献血者日,一字之变,变出了对无偿献血者更多的尊重。

三明有这么一群可亲可敬的无偿献血志愿者,他们用生命血脉传递温暖,传递希望,为三明争光。在世界献血者日即将来临之际,让我们走进他们的世界。

献血与献血者

从关注献血,到关注献血者,是因为人与血紧密联系在一起。

每年的6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这一天,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卡尔·兰德斯坦纳的生日。这位奥地利著名医学家、生理学家,因为发现了ABO血型系统,1930年捧回了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

2004614日是第一个世界献血日,一年之后,第五十八届世界卫生大会就通过决议,认可“世界献血者日”为国际性纪念日。

从此,每年614日成了世界献血者的节日。2012年世界献血者日,更是直接把活动主题确定为“每位献血者都是英雄”。三明是英雄辈出的城市,许多普通市民无偿献血。

B型血的徐跃进、钟可京,1998年开始无偿献血,一直捐献全血,次数已达30次。

本世纪初,我市从美国进口血细胞分离机,机采成分血落地三明,捐献成分血很快成为新风尚。目前,捐献全血、捐献成分血的市民,捐献次数在30次以上的,已高达100多人。

林瑞班是全省无偿献血次数最多的个人,高达201次。作为三明市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会长,他和协会会员、社会各界一起努力,解决了我市临床用血应急和特殊需要,为三明三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立下了汗马功劳。

临床用血100%来自于非指令性公民自愿无偿献血,在我市早已实现。据市中心血站统计,我市这几年无偿献血每年都在2万人次以上。市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现有个人会员2300多人,团体会员40家。

“感谢您挽救我的生命”

每年世界献血者日,都会选定一个主题和一个城市作为宣传中心。今年,中国第一次主办“世界献血者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总部批复,全球主会场活动定在上海举行,主题为“感谢您挽救我的生命”。

血液,是生命的礼物。无偿献血,在我市12个县(市、区)已经蔚然成风。林春华、邓小华、庄维稼,不同地域、不同岗位,都是定期来到市中心血站捐献成分血。

一年一度的海峡两岸林业博览会,是三明人民的盛会。从县里赶来参会的志愿者,也忙里偷闲来到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尤溪县林业局的陈官键,从头开始见证了林博会的成长,也因此“填”满了献血证。

医务人员,一直是我市无偿献血的主体之一。血库告急,缓解血荒,白衣天使们更是积极带头。应急献血队伍中就有市中心血站陈意、市第一医院范忠晓等医务人员的身影。

定期献血者,是最安全的献血者。定期献血的自愿无偿献血者,事关血液供应的可持续。大企业、大集团职工数量众多,一直是我市无偿献血的生力军。来自三钢集团的谢明喜、官成涛、黄种生,来自夏商百货的包少华、林慧君、江秀英,献血量都在1万毫升以上。

一袋袋鲜血成就生命奇迹

每一个献血者,都有一个与血相关的美丽故事。

一袋袋带着体温的鲜血,可以成就一个生命的奇迹。去年11月,我市无偿献血志愿者童树海,成功实现了三明首例捐献香港非亲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来自三明的“爱心”流向香江。至此,内地捐献给香港的非亲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正好达到50例。

缘分总是天注定,那就要一起捧起生命的美丽。2010111日,无偿志愿者邓立民成为我市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至今,我市一共有6位志愿者成功捐献出了造血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是“生命的种子”。捐献造血干细胞,就是捐献一份沉甸甸的爱。“孩子今年15岁,在过去几个月的治疗过程中,他经受住了连大人都无法想象和承受的苦和痛。现在,有了您的爱心和无私捐献,我们的孩子将更加顽强!”这是受助者的母亲给我市首位女性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李珺的来信。

无偿献血,是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基础。捐献造血干细胞与捐献成分血并没有什么不同,并不是过去那种骨穿抽取骨髓。我市众多志愿者,正是通过无偿献血,了解了这些知识,进而积极投身其中。我市志愿报名参加造血干细胞捐献,并且采集了血样的志愿者,已经有3000多人,他们中就有官智翔、徐贝妮、夏荆华、王秀凤、黄其彬、刘忠秀、林萍、黄智明、吴建群等资深无偿献血志愿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