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更多报道

与爱同行 大爱无疆——三明市红十字会做好“三救”“三献”践行人道惠民工作侧记

2018-08-224021

与爱同行 大爱无疆

——三明市红十字会做好“三救”“三献”践行人道惠民工作侧记

●本报记者  曾凤清

(《三明日报》2018817日)

 

三明市首个遗体和器官捐献志愿者纪念园开园 

 

我市召开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推进会 

 

市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8位发起人合影 

 

积极开展应急救护普及活动 

 

市红十字会做好四川彭州红岩镇博爱幼儿园援建工作 

 

应急救护普及活动进校园 

改革开放40年以来,包括三明在内的全国红十字事业得到了空前发展,在一次次抢险救灾、人道救助、爱心接力中,鲜艳的红十字给人们带去生的希望、爱的传递、善的感动。

2018721日,全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交流会上,邓立民当选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副队长。20101月,他完成了我市首例非亲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20186月,来自建宁的艾小梅成功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成为我市第17例、福建省第198例非亲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生命,因爱而律动。

文明土壤孕育文明之花,作为全国文明城市的三明,血液中本就流淌着与“人道、博爱、奉献”红十字精神相同的基因。或许这也正是仅有33名在编人员的三明市和县(市、区)两级红十字会系统,却有多项工作在全省乃至全国屡创先进的重要原因。

“红十字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面旗帜。”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振奋人心。正是在这面旗帜的感召下,三明的基层红十字会组织蓬勃发展,207个基层红十字会组织、252个团体会员单位、9238名成人会员、21341名青少年会员以及40支红十字志愿服务队、3800多名志愿者成为三明市红十字会事业发展最坚强的脊梁。

如歌岁月中,三明市红十字人用爱编织了最美的诗篇,谱写出生命的最高礼赞。

守护生命绿洲

红十字会是干什么的?人们从这个红十字标志探寻它的身影,有的人从汇聚爱心的募捐箱认识它,有的人从无偿献血爱心车认识它……这些,都有它,可又不全是它。

“红十字会起源于战场救护,是一个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随着社会的不断演变,现在的红十字会职能已经逐步扩展,主要是依法推进‘三救’‘三献’工作,努力当好党和政府人道工作领域的助手。”三明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刘岁美解释道。

“三救”“三献”即应急救援、应急救护、人道救助和献血液、献造血干细胞、献遗体和人体器官,是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规定的各级红十字会的核心工作。本质上,红十字会守卫的是生命的底线,也是伦理、道德的底线。

三明市红十字会成立于1965年,于19856月恢复重建。就在那一年,非洲遭遇大旱,灾情严重。刚重建完成的市红十字会立即发动所有力量展开救援非洲灾民的捐款行动。随着标刻红十字的爱心捐款箱的流动,1元、2元、5元、10元……流向非洲大陆的爱心点滴汇聚,最终,共募捐爱心款项逾12万元,约占全省捐款数额的1/4

从援非行动开始,33年来,救援印尼海啸灾民,救援台湾、汶川、玉树地震同胞……大灾面前,三明人的大爱通过红十字会这座桥梁,传递到灾区。

当灾难发生在眼前,红十字人更是责无旁贷地冲在救灾赈灾的第一线。2015年,三明市“5·19”洪灾发生后,市红十字会先后发放救灾款物139万余元,同时为宁化县安乐镇黄庄村坑口组筹措20万元爱心款修复水毁道路,为灾民建起“连心桥”。每一次三明发生洪灾、台风灾害、地质灾害时,全市红十字会系统第一时间开展灾害救助行动和募捐工作。

一次次灾难围困之际,红十字汇聚众人的大爱,为灾难中素昧平生的人们守护着一方生命的绿洲。一次次危急救援、一笔笔爱心奉献,三明市红十字会都一一记录在册。透过记录的那些数字和简述,背后总有无数个灵动而感人的故事。

来自四川万县的李先生在明溪打工时发生工伤,身处医疗一线的红十字会员与死神展开殊死较量,将李先生从死亡线上拉回来;厦门大学外文系日语专业学生小许需要进行肾脏移植,永安市红十字会发起募捐活动,为她送去希望;尤溪小学生陈某患病入院治疗,红十字会牵头其所在小学举行了一场特别的红十字体验式生命教育,并面向社会筹集善款10万余元;宁化小姑娘梦蝶家境贫寒,居所破陋,红十字会牵头爱心组织和企业,为孩子修缮“梦蝶暖屋”,让孩子在爱心中重振梦想的翅膀……这样的故事,在三明市红十字会的档案中,还有太多太多。

20112015年,全市各级红十字会扎实开展福建省红十字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项目,3672人次获大病救助金3533万元。认真做好“红十字天使计划”医疗救助行动,至今“小天使基金”80份申请获批资助款259万元,“天使阳光基金”8份获批11万元。连续15年组织红十字志愿者和爱心单位开展捐资助学活动,仅2017年就帮扶贫困学生30名,捐赠爱心款项1.5万余元。

全市各级红十字会连续10余年,在元旦、春节期间深入社区、农村、麻风康复中心开展“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9年来,走访慰问贫困户2260户,发放款物价值105万多元。各地纷纷开展以红十字义诊、白内障复明、帮困等为主要内容的“弘扬人道精神,共建和谐社会——红十字系列博爱救助行动”……各级红十字会发挥人道救助功能,积极为社会易受损害人群服务,让爱的春风吹拂四方。

“博爱之谓仁”。素来崇尚仁爱的华夏礼仪之邦,其文化内核中与红十字会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理念本就多有契合。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生命和健康的美好愿望,红十字事业崇高而伟大!

争取黄金时间

应急救护培训是红十字会的传统工作之一,也是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赋予各级红十字会的法定职责之一。

在我国,每年因突发疾病和意外伤害造成的死亡人数达800多万人。在“120”到来之前,假如有人能在现场施救、会做心肺复苏、懂得海氏急救,更多的生命应该得以挽留。发生伤病后的头4分钟“黄金时间”实施自救互救,成为提高伤病员存活率及降低病残率的关键。

三明市红十字会自1985年重建以来,就把救护培训作为各级红十字会发挥人道主义精神的重要工作来抓。20099月,市红十字会独立设置以来,更是把救护培训作为工作重点,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支持下,率先在教育、建设、旅游、电力等系统开展救护培训工作。

在三明高速公路贡川服务区,门口悬挂着“红十字应急救护志愿服务基地”标志牌。此前,三明市红十字会就与三明高速公路经营开发有限公司签定三明高速公路红十字应急救护志愿服务合作协议,除设立基地外,市红十字会还经常在服务区开展红十字应急救护宣传活动。

市红十字会主动联系容易出现意外伤害危险的部门和单位,开展现场救护培训,提高高危行业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的普及率。经过应急救护技能培训后,救援与救护有效结合,极大地提高了救援抢险的安全性,降低了伤亡率。

2015年,三明市红十字会完成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生命健康安全教育”项目,通过高岩社区与列东中学结对子的方式,以“小手拉大手,健康一起走”为活动载体,共完成241200名救护员培训,1600人参加的生命健康安全亲子讲座,3场主题宣传活动,先后有3200余人参与群众性应急演练,2100余名学生参与学校安全教育与体验活动。

201786日,我市举行应急救护“六进”活动启动仪式,全市各县(市、区)红十字会和卫计部门也同步启动“六进”活动暨“百场万人”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普及培训,应急救护培训深入社区、农村、学校、企业、机关、家庭,向全社会宣传普及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提高群众在突发事件和常见急症中的自救互救能力。当年,我市共开展应急救护普及122场,累计普及人数11262人;急救员培训12期,累计培训急救员723人。

此前,三明市红十字会还与三明市社区大学联合编发《现场救护》,并在福建省2016年社区教育优秀教材评选中获得二等奖。市红十字会联合市委文明办在全市开展“博爱家园——红十字应急救护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大力推进社区救护培训,免费分发《现场急救》《防灾避险应急处置平安宝典》,并大力推广“红十字急救掌上学堂”免费应用软件。

作为各级红十字会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应急救援更加需要专业队伍的有效支撑。2010年,市红十字会依托三明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和三明社区大学,建立起应急救护培训基地。20177月下旬,三明市首期水上安全救生员培训班顺利举行,红十字会参与水上安全救生、应急救援的能力大大提升。同时,积极选派人员参加救护师资培训。9年来,全市累计培训救护师150人,救护员2700多人,普及救护知识16万人次。

“让更多人接受应急救护培训,就能让更多的生命在遇到危机的时候,多一份生的希望。”我市红十字志愿者、救护师刘志雄说。2017年,他获得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嘉奖。

“市红十字会开展过应急救护培训的地方,病人的救治成功率特别高。”三明市急救中心工作人员的评价,是对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工作最好的认可。

传递人间大爱

献血、献造血干细胞、公民逝世后捐献遗体和人体器官,“三献”工作中一个共同的“献”字,彰显了人与人之间的最高情谊——馈赠,以人体的一部分去救助一个濒临死亡的人,体现了生命至上、生命无价的人道准则。

无偿献血是衡量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三明市红十字会自重建以来,坚持不懈宣传发动,倡导无偿献血。19955月,市红十字会联合市委宣传部等单位在《三明日报》上刊登《无偿献血倡议书》,林瑞班看到后第一次参加了无偿献血活动。他当时没有想到,自己的人生会与无偿献血、与红十字会就此结缘,并一笔荡开,写下属于自己的人生传奇。

截至20187月,林瑞班的个人累计献血量达402600毫升,是福建省无偿献血冠军,同时,他个人也因为在无偿献血等公益事业方面的贡献,成为2008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先后荣获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中华慈善奖、福建省助人为乐道德模范等称号。

在三明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支持、市各级红十字会持续30余年的推动下,无偿献血渐成广大市民的自觉行为,成为文明城市的新名片、新坐标。

199859日,在林瑞班、王朝杰、谢黎芳、罗来年、常征、陈则森、张立新、肖亭等8位发起人的努力筹备下,全国首家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在三明正式成立,率先吹响无偿献血志愿者“集结号”,开创了以志愿者协会形式推动无偿献血事业的先河。

作为全国第一家无偿献血志愿者团体,协会在三明这座文明城市滋养下成长,如今已经拥有团体会员40家、个人会员3036名,其中,累计无偿献血1000毫升以上的星级会员已达2363名。从2004年起,三明市实现了临床用血100%来自于非政府指令性的公民自愿无偿献血,有效解决了我市临床用血应急和特殊需要。

20163月,三明市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的宣传推动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项目被评为福建省最佳志愿服务项目。三明市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先后被授予全国先进社会组织、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等荣誉称号。三明市更是连续5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称号。有专家学者专门以三明市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为研究对象,开展草根组织运行的相关课题研究。

2002年,市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制定“终生荣誉会员”无偿献血1万毫升的标准,当时符合这个标准的全市只有1人。而今,协会的终生荣誉会员已有223人。

除了无偿献血达1万毫升之外,还有一个“捷径”也可以成为终生荣誉会员,那就是完成可遇不可求的非亲缘性造血干细胞捐献。而在“终生荣誉会员”之中,邓立民是个特例,他是唯一一个既累计无偿献血量突破1万毫升,又成功捐献非亲缘性造血干细胞的红十字志愿者。

造血干细胞是生命的“种子”。邓立民、花旺春、管智敏、李珺、邱德健、童树海、罗新文、仉世海、陈端、熊自招、吴火星、陈凯、黄建辉、马智荣、尹小华、程穗、艾小梅,17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各自把宝贵的造血干细胞,捐献给了远方不知名姓的患者,为其带去续写生命的希望。

20141117日,童树海成功实现了三明首例捐献香港非亲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

201688日,陈端成功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此前,她姐姐的儿子也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一个大家庭,两代捐献者,她们创造我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史上的奇迹。

20171128日,马智荣在北京空军总医院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福建省首位向美国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

每一次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背后,都有一个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每个故事都涌动着人间真情,奏响了关于生命、关于爱的“大合唱”。

17位捐献者中有医生、护士,有教师、个体经营户,有公职人员、公司职员……他们在他人最无助的时候,伸出友爱之手。面对着素昧平生的受助者,“义不容辞”的他们,全都一样谦虚。来自沙县医院的花旺春说:“真没什么,很平常的事情。”

还有一种生命的接力,无论如何都无法以“平常”概之。当生命不可挽救时,自愿、无偿地捐献器官,让生命以另外一种方式延续,传递出的人间大爱气势磅礴。

201491日,宁化县19岁的张先生因意外伤重不幸去世,捐献了心脏、肝、肾、眼角膜和遗体,成为我省首位心脏器官捐献者。

2015121日,清流县6岁男孩涛涛因脑癌不幸离世,他的父母含泪捐出涛涛的肝脏及两侧肾脏。这次捐赠,延续了3条生命!

截至目前,我市已实现器官捐献21例、遗体捐献10例、眼角膜捐献8例。

201741日,我市首个遗体和器官捐献志愿者纪念园开园。纪念园位于三明市福源山陵园,每一名捐献者的名字都被镌刻在纪念碑上,供捐献者家属及社会各界人士瞻仰。在这里,铭记着生命最后的奉献之举,也让捐献者家属有了情感和精神的寄托之处。

“志愿者捐献遗体、器官,无论对于医学教学、疾病研究、救死扶伤,还是对移风易俗、殡葬改革都具有现实意义,是造福他人、恩泽社会、利国利民的善举。”刘岁美说。作为一名红十字会干部,他也参加了遗体器官捐献登记。从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再到遗体器官捐献,三明市红十字人用实际行动,抒写着人间大爱。

2009年以来,三明市红十字会先后荣获福建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动员先进单位、纪念福建省红十字组织建会100周年文学征文书法绘画摄影大赛优秀组织奖、福建省红十字应急救护技能大赛组织奖、福建省无偿献血先进单位、市级文明单位等荣誉。

生命不息,大爱相传!“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在三明这片热土上,正在开出更加璀璨的文明之花。

 

三明市红十字会大事记

 

19654月  三明市红十字会成立。

19856月  三明市红十字会恢复重建。

1986-1987年 三明市红十字会作为代表连续两年在全国红十字工作武汉会议上作经验交流。

19888月  创办三明市红十字会门诊部。

1989年      三明市红十字会获全国红十字会先进单位。

19985月  全国首家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三明市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成立。

2000年      红十字博爱工程系列活动开始风风火火地开展起来。

20018月  三明市红十字会博爱工程基金成立。

2002年      红十字募捐箱在部分公共场所开始长期设立。

2003年     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福建省分库建立,头两份样本资料来自三明志愿者。

2004年      三明市实现临床用血100%来自于非政府指令性的公民自愿无偿献血。

20088月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彭珮云为三明市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题词捐血救人,造福社会

20098月  三明市红十字会理顺管理体制,办事机构独立设置。

200911月 省、市红十字会联合援建的彭州市红岩镇博爱幼儿园竣工投入使用。

20101月  三明市首例非亲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成功,至20186月已实现17例捐献

20174月  三明市遗体和器官捐献志愿者纪念园开园。

 

三明日报刊登版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