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应急救护
旅游意外现场急救

2011-02-23
9684
旅游意外现场急救
旅游意外发生伤害的种类很多,当旅游出现意外,或建筑物倒塌、坑道塌方等突发灾祸发生时,由于身体肌肉丰富的部位如大腿、臀部或腰背部受到重物的挤压,使受压部分组织坏死,随之引起肢体肿胀、血液尿液指标异常、休克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称为挤压综合症。
一、挤压伤害及症状
挤压大多发生在各种突发灾祸时,肢体受压不能自拔;偶见于神志迟钝或昏迷者,自己身体压迫自己肢体(如头压迫前臂、躯干压迫肢体、一条腿压迫另一条腿等)。
1.肢体肿胀
受压部位可出现压痕、变硬、皮下出血、水泡、肿胀、红斑等,呈暗褐色,甚至皮肤脱落。
2.感觉异常
受压部位可出现感觉减退或麻木,伸展可引起疼痛,周围脉搏仍可存在。
3.全身表现
由于肢体长时间受压,致使大量组织细胞被破坏,最终可能造成低血压、血液尿液指标异常、中毒、少尿或无尿。
二、现场急救
1.搬除重物
要搬动除压在身上的重物,并及时清除其口、鼻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立即制动
伤员取平卧位,对肿胀的肢体不移动、减少活动,将伤肢暴露在凉爽处或用凉水降低伤肢温度(冬季要注意防止冻伤),对伤肢不抬高、不按摩、不热敷。在骨折处作临时固定,对出血者作止血处理。
3.应予止血
对开放性伤口和活动性出血者,应予止血,不加压包扎,更不上止血带(大血管断裂出血时例外)。
4.静脉补液
当受伤者不能及时送入医院,而肢体受压时间又超过45分钟时,可给病人饮服碱性饮料。其方法是用8g碳酸氢钠溶于1000~2000mL,水中,再加适量 糖及食盐即可;或用5%碳酸氢钠溶液150mL,静脉滴注,防止急性肾功能衰竭。当伤员发生休克时,用生理盐水500mL静滴,根据休克程度调整输液速 度。
5.伤肢处理
对已出现肿胀、发硬、发冷、血液循环受阻的严重伤肢,应在现场给伤员作下肢小腿筋膜切开术,使伤肢减压,可避免肌肉继续发生坏死或缓解肌肉缺血受压的过程,并通过减压引流可防止和减轻坏死肌肉释放出的有害物质进入血流。
旅游意外急救知识
旅游是基于某种愿望而前往异地的活动。旅游期间,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对旅游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经济损失,称为旅游意外。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我们的旅游政策是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积极发展国内旅游,适度发展出境旅游。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客 源目的地,同时将成为世界第四大旅游客源输出国,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人数可能超过1亿。这样,如何防止旅游意外就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
第一节 基本知识
我们不要把旅游消费数额多少作为选择中介公司的唯一标准,而要尽量参加本单位旅游团,或者寻找有旅游管理经营资质的旅游公司作为中介机构。
一、拥挤问题
对任何人群而言,都要防止拥挤。在人口密集地区,拥挤容易酿成突发灾祸.大家知道,当人的生命安全面临着巨大威胁时,一种强烈的求生欲望迫使人们立即采 取避难行动。恐慌、混乱,加之灾难应激的强烈刺激,多数人往往会失去理智,其避难行动常常是自私、不合作、不合理的,正常的人际关系、行为规范受到干扰, 严重影响人们抵御灾害的能力,损失往往会成倍增加。例如,1991年9月22日晚,在太原市迎泽公园举行的大型灯展游园活中,挤死105人,挤成重伤 108人,就是一例。
二、特殊群体问题
1.老人旅游
老人旅游一般要有人陪同,并选择 在春秋季节、时间上较为宽松、行程不长的环境下旅游,并携带适合本人需要的急救药品和联系卡片(如姓名、住址、联系方式等),以备应急之需。不少老人对登 山怀有兴趣。置身高处,极目远眺,心旷神怡。但老人登山应有“五忌”。一忌冒险:登山往往要爬坡、跨涧、过涯,切勿冒险盲目行动。若遇意外,可以等待救 援;二忌惊慌:一旦遇到险情,切忌心慌,只有头脑清醒才能采取应急措施,转危为安;三忌疲惫:行进中要注意休息,不要急于赶路,以免体力消耗过大;四忌饥 饿:行进中要不断补充营养,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五忌干渴:登山过程出汗较多,应带足水或饮料。
2.儿童旅游
旅游前要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如果一旦与大人走失,应在原地等待,并吹响随身携带的笛子或哨子;大人与孩子尽量寸步不离,一时找不到应该到娱乐场所、玩具 柜台、食品柜台、楼上下等吸引孩子的场所寻找,也可以请他人相助,或把守出口,及时报警;让儿童穿长袖长裤衣服,防止蚊虫叮咬;告诉孩子不要单独游览“宠 物区”,不要给宠物喂食;并注意饮食卫生。
三、住宿问题
1.慎防受骗
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拉客者往往花言巧语,以次充好,价高质低,或利用年轻美貌女子拉客、乘机敲诈,旅游者要洁身自好,谨慎提防。
2.确保安全
如果暂时住宿,可与他人同居一室;要检查房间门窗的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或另外寻求住处;不要随便食用他人送给的食物(包括烟、酒);妥善保管或请旅馆保管现金和贵重物品;室内电话一定要试拨,以便在应急时刻快速求助。
四、天气问题
1.雨天
不要去危旧房屋、残垣断壁、空旷野外、大树底下、高压电线和变压器旁、沟底或河边避雨,可以在山洞暂时躲避;也不要去河道游泳。
2.雪天
不要去陡峭的山路攀登;骑车时轮胎的气不要太胀,不要急刹车、急转弯;开车时不能让雪挡住视线,要采用防滑措施,尽量不要急刹车和急转弯。
3.冬天
要注意保暖。早期冻伤,可用温水浸泡,由远周向近周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并用毛巾擦干,敷冻疮药膏包扎。
五、旅游项目问题
1.滑雪、滑冰
不要去深山峡谷和荒无人烟的地方,并绕过雪坑、冰坑;滑雪时不要做各种造型动作;滑雪板既能牢固地系在脚上,又能顺利解下;摔倒时,要将腿脚伸直,随势翻 滚,或横侧身体,防止滑雪板伤人;要在冰封的大地上,或在结冰的江河湖面上滑冰,并注意冰层的厚度及承载力;速滑时防止跌入冰窟窿。万一跌入,不要用手把 住冰缘,要把身体尽量平横起来,先将脚搭到冰面上,一手按住冰面,另一只手猛推冰缘,身体借势向上翻滚而脱险。
2.登山
登山前要收听天气预报,避开恶劣天气和登山高峰时段;要结伴而行,不要在风口、潮湿的地方休息;攀登时要留心脚下石头是否松动。当借助树木攀登时;用力不 要过猛;下山时不要太快;如果拥挤,不要站在山道旁的悬崖处,防止挤倒摔下山去。1988牟7月15日下午2时30分,17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旅游者 正在陕西华山旅游,突然间电闪雷鸣,风云突变,暴雨山洪汹涌而至,游客猝不及防,纷纷夺路而下。不料山路崩裂,泥石流横冲直撞,拥挤的人群目瞪口呆,不知 所措,幸亏有关部门全力疏导,才减轻了灾害损失。
3.游泳
游泳前要做好准备,比如在身上淋一些水进行擦 洗,活动一下筋骨等;当发现身体出现异常时,不要勉强游泳;由于不了解水库、河道、海滨水的深浅和水中杂物分布情况,切忌从高处向下跳水;遇险时要及时呼 救(如果呛水,可以改为仰泳或踩水,使头部露出水面排水;小腿抽筋时,用屈伸腿的办法解除;遇到旋涡时要绕过去,一旦被卷入,要顺旋涡的转动方向外猛游, 挣脱险境);游泳时间一般不宜过长;上岸后要擦干身体,排出耳、鼻中的水分,晒晒太阳,活动放松;游泳后用清洁水洗净身体。
六、交通问题
要遵守乘坐车、船、飞机的有关规定。在交通工具中发生的事故,多数是由撞击引起的伤害。当发现险情时,应紧握面前扶手、椅背,同时,两腿弯曲,向前蹬 地;如果来不及缓冲,应该抱住头部、紧缩身躯;当交通工具内发生火灾时,应该选择封闭的区域暂时躲避;当旅途遭受刑事侵害时,应向旅客、乘警求救;突发疾 病时,应利用广播寻医问药。
1.公共汽车、电车、地铁
当这类交通工具进站时,要离开车辆一定距离,不要追车、扒车;携带儿童上车时,要把孩子置于大人前面,不要把头或手伸出窗外;谨防扒手,不要停留在门口。 当钱物丢失以后,请求司机和售票员协助查找;车子启动以前系上安全带;晕车的乘客尽量减少进食,不要谈论晕车事,可以玩游戏,并争取坐在靠近车窗的位子 上。
2.火车
火车超员时,要千方百计补充体内水分,防止虚脱、昏厥;长途旅行时要经常走动,不能一个姿势坐到底,防止腰痛和下肢肿胀。
3.飞机
乘坐飞机前不要吃得过饱(防止呕吐),不要进食多纤维和容易产生气体的食物(防止胸闷腹胀);进食时间以飞机起飞前1-1.5小时为宜;系好安全带;身体 不适时应与乘务员联系;遇到应急情况,应该绝对服从机组人员指挥;如果被歹徒当作人质,在未获救以前,切莫有失举止,贸然行事;飞机着陆时,空气压力增 大,容易引起耳痛,可以咀嚼口香糖,作吞咽、打呵欠、捏鼻子、屏气等动作,防止耳道不适。
4.轮船
乘坐轮船前,吃一点防止晕船的药物,从事轻松愉快的活动;不要站在甲板边缘看波浪,不要带小孩在船边玩耍;遇到风浪,要呆在船舱内。船在摇动时,上铺的游客应防止跌落,晕船的游客不要随船晃动;遇到险情,要服从工作人员的指挥。
海上最可怕的突发灾祸就是沉船(海难),90%的人是在失事后第三天死去的。如何在海上求生呢?海上遇难者要比大海更坚强,才能赢得宝贵的生命(表10-1)。
水温与人在水中时间及海难后食物来源
当轮船即将沉没时,船长会发出弃船命令。在弃船令下达以后,水手会放下救生艇,要让老、弱、病、残、孕、幼先上,然后其他人依次上艇。在穿好救生衣弃船自 救时,一怕海浪呛水,应该侧过脸、屏住气,利用平静的间隙口吸鼻呼;二怕水温过低,应该喝足淡水,穿好鲜艳的保暖衣服;三怕异物撞击,应该注意观察四周漂 浮物,防止碰撞。落水者应使用气球、电筒、发光或闪光物、小镜子等作为信号,以便引起救助者注意。
在平静的海面上,视线良好,用肉眼或望远镜观察,能在2km左右范围内发现落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