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阿班故事
#爱国情 奋斗者#林瑞班:300次无偿献血洒爱心

2019-06-24
11180
●本报记者 李顺亮
(《三明日报》2019年6月22日)
6月12日10时许,当采血针从手臂拔出的那一刻,林瑞班回过头来一脸轻松地笑了。
这一天,对他为之奉献的无偿献血事业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不多不少,刚刚好无偿献血300次。要知道,无偿献血有时间间隔限制,哪怕捐献成分血,也不少于2周。
300次!从1995年无偿献血起,林瑞班为此奋斗了24年时间。他总是感恩,大田县武陵乡出生成长,在身上烙下的老区苏区红色印记,让他从小就勇于坚持。
“那个吹树叶的!”
认识林瑞班的人,总是亲切地叫他阿班。不认识他的人,也给了他一个有趣的雅号:“那个吹树叶的!”
随手摘下一片树叶夹于唇间,抑扬顿挫的曲调瞬间脱口而出。阿班爱吹树叶,走到哪里,吹到哪里。可是,他学吹树叶,并不是为了表演,而是为了多一样本领,助力无偿献血。
有一回,一位无偿献血者因为初次捐献成分血,献到一半时变得紧张不安,不断催促医务人员拔掉针头。恰巧阿班在那里,他随手从口袋里摸出树叶,一曲《映山红》旋律响起。这位献血者会弹吉他,跟着哼起来,就一切顺利了。
有人夸奖,他的优点是坚持;也有人提醒,他的缺点是固执。这无非都是因为他的无偿献血事业而起。吹树叶是技术活,吹来好听学来难。阿班为此吹破了嘴皮。但是,他坚持了下来。正是吹破嘴皮的那一回,他领悟到了树叶的吹法。
从此,只要树叶一响,“那个吹树叶的!”又来了。“是谁吹树叶吹得那么好?”有人问。“就是那个无偿献血的。”“他献得好多。”“他连结婚都是献血婚礼!”答的人更多,七嘴八舌。正是这一次次议论,让无偿献血口口相传。
阿班太固执,每半个月非要捐献一次成分血。说他固执的,其实都是他的亲朋好友。大家都担心他的身体,而他就拿国家标准说事。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11,国家标准摆在那里,于是亲朋好友无话可说。
他选择爱人就一个要求,就是支持他无偿献血。上个世纪末,无偿献血还没有深入人心。只要听到风声,这个人经常无偿献血,可怜当年未婚的阿班,直接一次次被放弃。后来,阿班干脆明明白白定了这个条件。
只有周翠林一口应承下来。其实,她是喜欢阿班的机灵劲。从小喜欢研究数学的阿班,至今算加减乘除等于24,都会执着到让人侧目。脑筋急转弯,对他是小菜一碟。至于无偿献血,那是连她父母亲都越看越喜欢的有爱心。
谁知,阿班得寸进尺,等待周翠林的,是中国第一个无偿献血婚礼。2003年5月9日,阿班与周翠林步入婚姻的殿堂。而这个殿堂,是一辆布上了彩装的流动采血车。新郎、新娘,伴郎、伴娘,填表、验血,扎针、献血。
“不送礼金献鲜血”,亲朋好友都自然而然地接受了献血婚礼。恰逢三明市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成立五周年纪念日,阿班夫妻的婚礼因为无偿献血而精彩,因为片片爱心而感人……
原来,这固执是一份执着。大爱,更需要执着。
“志同道合者来!”
三明市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是阿班一手创建的。
当年,参加无偿献血的次数越来越多,阿班却越来越高兴不起来。1995年,无偿献血在三明刚刚起步,从数量到质量,都无法满足临床需要。个人的力量,自然非常渺小。
庆幸的是,阿班发现,和他一样热心无偿献血的人,还是有的。很快,一个念头油然而生。阿班开始联系这些无偿献血者,商量成立一个无偿献血志愿者的社团组织,共同推动我市无偿献血事业发展。
“志同道合者来!”阿班振臂一呼,一批无偿献血者,从此走到了一起。他们的目标就是:积极推进无偿献血事业,努力实现全面无偿献血,使三明市早日跨入“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行列。
1998年5月9日,三明市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成立,在全国开创了用志愿者形式推动无偿献血事业的先河。阿班被推举为会长。从此,阿班和伙伴们开启了热血成缘的爱心旅程。
如今,协会早已枝繁叶茂。协会不仅有团体会员40家,还有个人会员3155名。个人会员之中,累计无偿献血1000毫升以上的已有2612名。而累计无偿献血1万毫升以上,早已不再是新鲜事,也高达251名。
个人会员之中,还有一个特殊群体。造血干细胞捐献,从2010年1月起步,如今捐献者达到了18人。造血干细胞捐献,可遇不可求。阿班夫妻结婚那年,中华骨髓库福建分库成立。他们特意跑到福州,捐出了我省第一、二例造血干细胞血样。
一眨眼,16年过去了,阿班既遗憾又庆幸。遗憾的是,夫妻俩都没有配型成功,无法捐献造血干细胞。庆幸的是,他们仍然可以通过无偿献血,一次又一次地奉献爱心。
说起来很好笑,大块头的阿班最怕打针。每次针扎的时候,他都要扭过头去,更不用说看了。可是,1995年5月的一天,他偶然从《三明日报》上看到了《无偿献血倡议书》。就在这一刹那,阿班心动了:血是生命之源,自己身体好,帮点小忙总行吧?
“献血仅仅需要一点勇气。”阿班记得第一次献血,那墙上贴着的大字。他心虚了好久,才战胜自我。健康成年人的血量,大约是体重的8%。如果体重50公斤,全身血量就约有4000毫升。如今,阿班捐献换算出来的血量已经高达437800毫升。
“你是不是全国献血冠军?”阿班已经习惯面对这样的询问。记者怎么也查不到比他捐献血量更高的数据。但是,阿班并不关心这些。在他的眼里,爱心不分多少,更没有大小。
“一棒一棒传递!”
如今的阿班,总是谦虚地推辞各种媒体的采访。没有协会会员的齐心协力,就没有他的成功。他打心眼里感谢协会这个集体,更希望能够全面展示一个个积极向上、鲜活感人的会员……
当年,阿班精心记录了一个小本子。协会会员一个个都有特殊标签,按血型分类,记录着各种详细的联系方式。库存血液偏型、临时特需血型等应急问题,就这样通过建立全省首支献血应急队伍得到了解决。今天,这个小本子早已不用随身携带,但是方法却屡试不爽。
今年5月底,一位在将乐工作的RH阴性AB血型产妇,来到三明待产。她的丈夫找到了阿班,很快市中心血站联动响应,不仅备好了“熊猫血”,而且应急会员进入了全天候支援状态。当孩子出世迎来人生的第一个儿童节,面对母子两安的幸福,谁都会感动到无以言表。
协会建立成分献血、稀有血型队伍,开展全国首次“网络宣传献血捐髓全国行(世界行)”活动,获得全国先进社会组织、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等荣誉。阿班两次代表协会,在全国无偿献血大会上作典型发言。三明市无偿献血记录一次次被刷新,因此连续六届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
2001年6月,阿班被评为福建省优秀共产党员。此外,他还先后获得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中华慈善奖、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福建省道德模范、福建省岗位学雷锋标兵等一系列荣誉。“只是做一些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大家的小事,居然得到了这么高的荣誉。”阿班常常为此而感慨。
阿班更没有想到,2002年被调到了市红十字会。从此,为中国梦注入公益的力量,成了他不忘初心的追求。无偿献血、志愿奉献,20多年如一日!从涓涓细流到汇流成河,无偿献血早已成为三明这座全国文明城市亮丽的风景。
荣誉属于过去,追求永无止境。开设“爱心献血屋”网站,创作阴阳三维立体图,将个人的用血指标捐献给见义勇为基金会……他一步一个脚印地做着无私的事。
人家钓鱼为休闲,他来钓鱼为健身。身体好是持续无偿献血关键所在。每到节假日,阿班要么走向水边,要么来到林间。水里的鱼儿上不上钩,他并不在意。他在意的是,转氨酶等影响献血的指标高低。挖起林间最难挖的冬笋,也是这个目的。
2008年,阿班作为北京奥运火炬手,奔跑着传递圣火。他总是渴望:“爱心之火,也能这样点燃,一棒一棒传递!”